在美国建房,看起来只是盖一栋房子的工程,实际上却牵涉到十多个专业工种的密切协作。你以为请几位装修工人就能搞定一切?错了。如果没有搞清楚每个环节所需的专业工人类型,轻则施工效率低,重则手续违法、被罚拆除。那么,到底在美国建一栋房子都需要哪些工人?他们的成本和雇佣方式又有什么讲究呢?
在美国,建一栋合法住宅,至少会涉及以下几类工人:
● 地基工人:负责土地开挖、基础浇筑,是整个建房流程的起点。
● 木工/框架工人(Framers):搭建结构框架、楼板和屋顶的基本结构,属于核心工种。
● 电工(Electricians):安装家庭电路系统,必须持牌上岗,且受州法严格监管。
● 水管工(Plumbers):负责上下水系统的布局安装,也是必须持证的技术工。
● HVAC技工:负责暖通空调系统安装,包括供暖、通风和冷气。
● 屋顶工人(Roofers):铺设沥青瓦或金属屋顶,是屋面密封防水的关键环节。
● 外墙工人(Siding Installers):安装外立面材料,如木板、砖面或乙烯板。
● 内墙/干墙工人(Drywall Installers):完成室内墙体结构和涂料基础。
● 油漆工与地板工人:负责后期的装饰性施工,包括墙面、天花、地板铺设等。
此外,还会涉及项目经理、现场协调员、检验人员等软性岗位。整体流程非常细致,远非一人多能可胜任。
不少中国买家习惯从国内“带人来施工”,但在美国,这种操作难度极高。一方面涉及劳工签证与合法用工限制,另一方面,美国对建房各工种都有严格的持牌要求。
雇佣美国本地注册承包商(Licensed Contractor),不仅能合法申请施工许可证,也更容易通过市政检查。相比之下,未经认证的“老乡队”虽价格低,但一旦被邻居举报或检查不过,后果可能是拆除重建或高额罚款。
美国建筑行业的工资呈“金字塔”分布:
● 普通劳工(General Laborers):也称“小工”,时薪约在18-25美元之间。负责搬运、清理、简单体力活,不需牌照。
● 中工(Skilled Laborers):如干墙工、水管工、电工学徒等,时薪约28-40美元,有一定技术能力,但不独立执业。
● 大工/技师(Licensed Tradesmen):如持牌电工、水管工、HVAC技师等,时薪40-70美元以上,根据地区和经验浮动。
● 项目总包(General Contractor):一般按项目报价,管理多个分包团队,利润率高,但也承担全部项目责任。
需要注意的是,加州、纽约等州的工资普遍偏高。例如,加州持牌电工的平均年薪已超9万美元。而在中部或南部州(如德州、佐治亚州),成本则相对较低。
近年来,美国面临建筑劳动力短缺。美国国家住宅建筑商协会(NAHB)数据显示,目前建筑工地每10个岗位中,约有1-2个岗位长期空缺,尤其在熟练技工方面。
加之移民政策收紧,导致拉美裔和亚裔劳工数量减少,造成人工成本快速上涨。比如,一位地基工人团队在疫情前报价1.2万美元,现在可能涨到1.6万美元。
这一趋势对私人建房者提出更高挑战——雇得起是前提,能找到才是关键。
美国建筑工人很大比例加入各类行业工会,如IBEW(电气工人工会)、UA(水管暖气工会)等。加入工会的工人,其工资、福利待遇普遍高出非工会工人20%-30%。
工会代表谈判合同,保障成员的健康保险、养老计划、工伤赔付、节假日福利等,从用工方的角度来看,相应也要承担更多“雇主责任”。
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(BLS)数据,截至2024年,全美建筑行业员工的福利支出约占总薪资支出的30%-35%。这意味着,即使一个工人年薪是6万美元,雇主的实际支出可能超过8.5万美元。
在不需要持牌施工的部分(如油漆、庭院、小型修缮),美国人普遍选择DIY方式解决。YouTube、Home Depot等平台提供大量教程,也催生出一批“半专业化的个体承包商”。
尤其在偏远州或地广人稀地区,自建型房主甚至自己搭建房屋框架,仅请专业电工与水管工协助关键部分,这种“部分请人+部分自己来”的模式也在逐渐流行。
本文“在美国建房要请哪些工人?一文看懂建筑工种与用工趋势”由环球奢华家园整理提供。美国建房过程复杂、环节众多,工种划分细致,每一类工人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。理解用工趋势、合理安排施工团队,是每位建房者必须迈过的第一道门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