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国一些热点城市,房屋刚一上市,便迎来数轮竞价大战。买家仿佛置身一场没有硝烟的“抢房竞速”中,一边是不断上涨的房价,一边是有限的库存,稍有迟疑就会错失理想住房。对于许多首次购房者来说,这场激烈的博弈不仅考验资金,更考验策略。那么,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抢房大战中,还有哪些办法可以领先一步?
在紧俏市场中,信息的时效性几乎决定成败。不要只等待公开房源上市,而是主动向你的房地产经纪人询问是否掌握“即将上市”或“口头委托”的房屋信息。很多资深经纪人会在正式挂盘之前,与业主探讨合作意向,寻找潜在买家作为谈判筹码。作为买家,如果你能在这类信息中抢占先机,甚至在还未公开前就达成初步意向,便可避开激烈竞争。
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已有明确购房意愿、准备充分的买家。虽然不能保证每一套房都合你心意,但一旦“撞上”合适的,几乎没有对手与你竞争。
房屋的出售往往源自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动。例如,迎接新生儿、孩子上学、离婚、父母养老,都是促使家庭搬迁的高发节点。如果你有心在某个社区置业,可以关注社区内此类“即将变动”的家庭动向。
加入当地的社区组织、青年团体、家长会或邻里俱乐部,既有助于建立关系网,也可能第一时间获取即将出售的房源消息。同时,浏览当地报纸上的“出生”、“结婚”或“遗产处理”等公告,也能成为识别潜在卖家的渠道。
在意向社区中寻找房源,不妨借助“老派”方式:直接写信联系房主。一些邮件投递服务如Dietrich Direct,可以提供该地区详细的业主名单,价格从几十美元起。你可以撰写一封简洁礼貌的信件,表达对该地区购房的兴趣,并请对方转告是否有出售意向。
这种方式虽然不能保证每封信都有回应,但偶尔一两位房主正好有搬家打算,又尚未找到合适的中介,这时你就成了那个“天上掉下的买家”。另外,使用谷歌虚拟号码或新建电邮地址,还能有效保护你的隐私。
在美国,很多公寓、独栋社区都有自己的HOA(房主协会)或管理委员会。这些组织通常掌握居民的搬迁动态,甚至在房主还未决定是否公开挂牌时,就能提前了解动向。
你可以主动联系这些组织,表达你对该小区的浓厚兴趣,并询问是否听说有业主计划出售。同时,许多小区还有Facebook群组、Nextdoor论坛等线上社区,通过关键词如“#selling”、“#moving”搜索,也能获取“尚未公开”的房屋信息,增加你的领先机会。
虽然主流房产平台上的公开房源竞争激烈,但你可以把Open House变成“信息收集站”。到场不仅仅是看房,更可以与现场邻居聊天,了解该社区近期是否有人也打算出售,甚至请他们帮你留意。
这种方式尤其适合目标明确的买家,你可以准备好名片或简短介绍信,请邻居们帮忙“内推”。在某些紧密型社区,居民之间信息共享频繁,有时候一次Open House之行,就能打开另一扇房门。
本文“美国家庭抢房大战:5个你必须掌握的购房技巧”由环球奢华家园整理提供。在美国家庭纷纷投入抢房大战的当下,单靠金钱和运气远远不够。更重要的是掌握信息、主动出击、策略得当。比别人早一步了解信息,或许就能多一个买到好房的机会。